《义务教育课程方案》带给我们的启示
首先问大家几个问题:1、您阅读过《义务教育课程方案》吗?2、您知道孩子未来的教育重点在哪里吗?3、您应该怎么做好孩子的学业规划呢?我想您有很多问题亟待得到答案吧,孩子的教育问题可以说是一个家庭的核心问题,关系着孩子未来的命运,如何培养孩子是每个家长都很关注的问题,想知道答案绝对不是闭门造车,一定要了解政策,政策才是教育改革的风向标。今天就带大家了解一下《义务教育课程方案》的希望内容,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。
《义务教育课程方案(2022年版)》早在2022年就已经发布执行,为什么今天又来讨论这个文件呢?这是因为9月21日西安交通大学正式宣布,取消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与学位挂钩的决定,这一决定的公布引起了不少的关注和热议,大家肯定会好奇,这与今天讨论的话题有关系吗?我个人觉得关系还挺大,看看新版的课程方案就会发现,义务教育阶段,英语的课时占比已经降到了总课时的6~8%,远低于语文、数学的总课时占比,与道德与法治的总课时相同,同时体育与健康总课时占比达到了10~11%,艺术占到了总课时的9~10%。从最新公布的各项课程占比来看,英语的课时占比越来越低,相反一直被忽视的道德与法治、体育与艺术类课程占比增加明显,这样的课时安排也向我们释放出了明确的信号,未来中考升学评价体系将发生很大的变化,评价标准、多元升学路径和评估体系将成为中考升学的重要途径,其中英语成绩在中考总成绩中的占比将进一步降低,这从近期北京市中考改革方案中已经得到了验证,相信很多省份也会相继出台相应的改革方案。目前的课程设置方案真正体现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。
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,未来大国竞争一定是高科技的竞争,人才是竞争的基础,那么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呢?首先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、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、良好的品德修养、丰富的知识、敢于奋斗的精神、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、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,使学生有理想、有本领、有担当,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。能够将个人追求融入国家富强、民族复兴、人民幸福的伟大梦想之中。
乐学善学,勤于思考,保持好奇心与求知欲,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,初步掌握适应现代化社会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,具有学会学习的能力。乐于提问,敢于质疑,善于实践,敢于发现问题、解决问题,具有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。热爱劳动,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,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。强身健体,健全人格,养成体育运动的习惯,掌握基本的健康知识和适合自身的运动技能,树立生命安全与健康意识,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,具有抗挫折能力与自我保护能力。向善尚美,富于想象,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初步的艺术鉴赏、表现能力。学会交往,善于沟通,具有基本的合作能力、团队精神。
坚毅勇敢,自信自强,勤劳节俭,保持奋斗进取的精神状态。诚实守信,明辨是非,遵纪守法,具有社会主义民主观念与法治意识。孝亲敬长,团结友爱,热心公益,具有集体主义精神,积极为社会作力所能及的贡献。热爱自然,保护环境,爱护动物,珍爱生命,树立公共卫生意识与生态文明观念。具有维护民族团结,捍卫国家主权、尊严和利益的意识。关心时事,热爱和平,尊重和理解文化的多样性,初步具有国际视野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。
通过以上内容想必大家都知道未来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?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养,这就是我们要关注的重点,而不是把所有的目光聚焦在孩子的智育上,所以一定要从孩子全面发展的视角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,用心发掘孩子的潜力,因材施教,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行稳致远。

